太原市小店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文件(18)
太原市小店区2016年财政决算
执行情况及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7年2月22日在太原市小店区
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区财政局 温喜昌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作《太原市小店区2016年财政决算执行情况及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
一、2016年财政决算执行情况
2016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挑战,我区按照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要求,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我区财税部门积极作为,狠抓落实,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工作方针,预算管理不断规范,预算执行总体平稳,财政改革有序推进,较好完成了各项财政任务,为小店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248000万元。经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调整为245900万元。实际执行结果,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46035万元,为年预算任务的99.15%,为调整预算的100.05%,同比增长5.06%。按征收部门统计:国税部门完成65059万元,为年预算任务的148.88%,同比增长89.59%;地税部门完成148953万元,为年预算任务的79.53%,同比减少10.7%;财政部门完成32023万元,为年预算任务的188.37%,同比减少3.17%。按主要税种划分:
1、增值税完成61074万元,为年预算的158.63%,同比增长101.52%;
2、营业税完成38815万元,为年预算的43.13%,同比减少48.96%;
3、企业所得税完成9177万元,为年预算的91.77%,同比增长8.44%;
4、个人所得税完成5066万元,为年预算的101.32%,同比增长18.03%;
2016年,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我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334872万元,基金支出500万元。实际执行结果,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5279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12%。其中:市专款支出49537万元,区本级支出325742万元。实际支出数大于预算数的原因为实际支出中含上年结转结余资金和全年下达各类转移支付资金。
主要支出项目执行情况:
1、教育支出52800万元,其中:普通教育46126万元,教育费附加支出3675万元。
2、科技专项支出3531万元。
3、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43295万元,主要用于行政事业离退休工资3820万元,财政对社保基金的补助7713万元,就业补助3820万元,最低生活保障1333万元,抚恤6425万元。
4、医疗保障支出26334万元,其中:公共卫生4733万元,医疗保障12789万元,人口与计划生育支出1702万元。
5、节能环保支出19290万元,主要是采暖锅炉清洁改造和黄标车淘汰等。
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53131万元,其中:城中村拆迁改造支出118000万元。
7、农林水支出23013万元,其中:农业8504万元,林业3664万元,水利5609万元,农业综合开发1475万元,扶贫支出2492万元。
2016年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46035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97203万元,加上年结余67693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1855万元,调入政府性基金12730万元,我区可用财力455516万元。减去上解支出5177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5279万元,年终滚存结余75060万元。年末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9856万元,结转下年使用55204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我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882万元,为年预算的176.4%,同比增长19.03%。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4104万元(其中:市专款支出32992万元,区本级支出1112万元)。支出比收入大的原因为支出主要是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如土地出让金返还等。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效果
2016年我区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60885万元,支出完成46893万元,本年结余13992万元,年末滚存结余114275万元。
(四)转移支付执行情况说明
2016年我区收到上级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95546万元,其中:(1)两税返还补助27442万元,(2)所得税基数返还补助-912万元,(3)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税收返还600万元,(4)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3304万元,(5)固定数额补助收入6514万元,(6)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145万元,(7)各项结算补助4932万元【三代手续费下划基数-156万元,县级财政超收奖励结算2683万元,农村信用社上划结算205万元,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中央补助资金18万元,三馆免费开放资金42万元,中小学救灾中央救助资金15万元,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用煤货币化补贴1125万元,爱心煤扣款-231万元,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补助经费38万元,所得税体制改革补助基数5436万元,营改增管户调整扣款-4340万元,食药监管机构下划基数97万元】,(8)公检法转移支付696万元,(9)教育转移支付补助4202万元,(10)基本养老保险和低保转移支付2900万元,(11)新农合等转移支付5738万元,(12)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808万元,(13)产粮大县转移支付169万元,(14)专项补助39008万元;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收入32545万元。
我区无专项转移支付分地区、分项目情况。
(五)举借债务情况
2016年末我区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21万元。无当年新增债务。
(六)预算绩效工作开展情况
2016年要求区级部门预算安排的200万元以上的项目进行绩效目标的申报,共涉及区级资金约204242万元,占年初预算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0.99%,占区级项目支出的82.52%。结合我区实际情况,从已完工的重点项目中,首先让项目单位进行了绩效自评。在自评的基础上,选取了小店区社区管理局“社区社区办公场所达标建设”项目2亿元和小店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2014-2015基本公共卫生”项目0.03亿元作为重点绩效目标评价对象,聘请第三方评价机构山西中新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山西银泽会计师事务所进行重点绩效评价。通过引入第三方进行绩效评价,使项目单位从思想上更加重视绩效,认识上更加到位,通过对每一个细节进行更专业的评估,对于今后类似项目的实施具有推广约束作用。
(七)三公经费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小店区三公经费预算368万元,实际执行385.05万元,超预算原因是差额单位公车运行费包括自行安排。其中:公务接待费预算54万元,实际执行2.12万元,同比减少91.37%,接待30批次71人;因公出国(境)费预算安排0,实际执行0;公务用车购置费51万元,同比减少78.75%;公务用车运行费预算安排317万元,实际执行331.93万元,同比减少65.37%。当年公车购置2辆,为法院购置2辆囚车;年末公务用车保有量163辆。
(八)预算执行效果
2016年,我区财税部门狠抓财税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稳定民生保障,推进城市建设,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方面主动作为,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1、财政收入实现平稳运行
过去的一年,我区财政工作克服经济持续下行和结构性减税政策等极端不利因素影响,取得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5.0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全省县区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在狠抓收入的同时,主动作为、综合施策,积极采取盘活资金存量、强化资金统筹等得力措施,扎扎实实地支持和保障了省、市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的推进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区委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2、全力支持省市重点工程建设
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全力筹集资金,竭尽全力为城中村建设筹资融资,保障拆迁工作资金需求。2016年,区财政筹措本级财政资金11.8亿元,全部用于城中村建设改造。2016年小店区城中村改造拆迁总量在全市各县区名列前茅,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一致好评。
3、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区财政在确保工资发放、机关运转和社会稳定的前提下,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尤其在强农惠农、社会保障、科技教育、医疗卫生、重点建设等惠民领域投入资金32.8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7.45%。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的看到财政运行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一是受经济持续下行和结构性减税政策影响,小店区以房地产为龙头的主体税源和营业税等大的税种受到强烈冲击,加之营改增税制改革等减收因素,导致我区财税稳增长的压力与日俱增。二是小店区经济和社会步入快速发展时期,随着国家各项惠民政策的陆续出台和重点建设、重点工程的快速推进,各行各业对财政资金依赖性日益增加,区财政将面临收入减缓和支出增加的双重巨大压力。
二、2017年全区财政预算安排
2017年是全面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起步之年。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对推动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预算(草案)的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
我区2017年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全国、省、市财政工作会议、全区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按照“一个指引、两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继续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加力增效,充分发挥财税政策作用,大力支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大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力度,深化财政改革,加强预算管理,强化依法理财,实施有效监督,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围绕上述指导思想,2017年全区财政预算编制遵循以下原则:收入预算坚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确保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宏观政策相衔接;支出预算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充分体现“紧日子、保基本、调结构、保战略”的要求,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强化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整合各类财政资金,保障省、市确定的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加大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进预算公开,强化社会监督,促进依法理财。
(二)2017年计划实施的财政新政策
2017年省政府提出了“紧日子、保基本、调结构、保战略”的财政工作原则,要求切实增强紧日子意识,从严从紧控制支出,厉行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同时计划实施以下具体政策:
1、继续落实和完善营改增试点政策,扩大减税效应。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和扩大消费的新减税措施。按照中央、省、市规定,进一步清理规范基金和收费,再取消、调整和规范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
2、从2017年1月1日起,将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南水北调工程基金和烟草企业上缴专项收入等三项基金收支,转列一般公共预算并统筹使用。
3、2017年退休人员养老金按照平均5.5%的幅度提高标准。其中,企业退休人员提高标准约6%,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标准约5%。
4、2017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在上年人均420元/年基础上提高30元/年,达到450元/年。同时,个人筹资标准在150元/人年的基础上提高30元/人年,达到180元/人年。
5、2017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财政补助标准在上年人均45元的基础上提高5元,达到50元/年。
6、从2017年起,对城市寄宿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生活补助。其中:城市小学1000元/年,城市初中1250元/年。
7、从2017年起,我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福利费提取标准由原来每人每月2.5元调整为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3.5%计提,主要用于解决本单位工作人员生活困难和本单位的集体福利。
8、调整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奖励标准。
(三)重点项目安排
按照省、市相关指示精神及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决策部署,2017年我区重点安排以下项目:
1、为贯彻落实省、市、区委关于推进城中村建设步伐的指示精神,安排50000万元用于城中村建设前期拆迁补偿(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47909万元,存量资金安排2091万元),保证城中村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
2、为提高我区环境质量,改善人居环境,降低污染排放,安排5000万元环保资金,用于洁净煤补贴和燃煤锅炉改造等。
3、按照省、市“五个一批”“六个精准”扶贫工作重要部署,安排2500万元,用于阳曲县精准扶贫工作。
三、2017年全区财政收支预算(草案)
(一)一般公共预算
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8500万元,同比增长5%。上级提前下达一般转移支付23169万元,返还性收入4872万元,营改增转移支付33609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9856万元,调入政府性基金2942万元,减去体制上解支出4670万元,援疆支出322万元,我区当年收入总计337956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2017年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7956万元。
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情况为: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安排60696万元。主要包括区委、人大、政府、政协等基本公共服务与管理部门的支出。
2、国防支出安排2339万元。主要包括人武部及驻地部队等用于民兵建设等方面的补助支出。重点安排了国防动员指挥中心建设2000万元。
3、公共安全支出安排13208万元。主要包括公、检、法、司等部门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方面的支出。
4、教育支出安排70918万元。主要包括教育部门及所属各类学校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的支出。重点安排沙河街、汾东中学建设1500万元,其他建设3000万元,育才小学教学楼建设及装修1600万元,五十一中教学楼建设2000万元。
5、科学技术支出安排3319万元。主要包括科技局、科协等部门科学技术管理、技术研究与开发、科学技术普及等方面的支出。重点安排科技三项费3000万元。
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安排1017万元。主要包括文化、文物、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方面的支出。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安排36506万元。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事务、民政管理事务、抚恤、就业补助、残疾人事业、城乡低保等方面的支出。重点安排了双拥奖励金7000万元,高龄老人津贴1000万元,现役军人有代价3490万元,一次性抚恤金1500万元,社区干部补贴2020万元,社区养老1000万元。
8、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8834万元。主要包括卫生部门所属医疗卫生管理、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和行政事业单位医疗保障等方面的支出。重点安排了医疗保障支出8367万元。
9、节能环保支出安排5011万元。其中:安排环保资金5000万元,林业局地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配套资金11万元。
10、城乡社区支出安排101536万元。主要包括城建系统各部门运行支出及城市维护方面的支出。重点安排了城中村改造资金47909万元,供暖补贴2000万元,园林建设费1000万元。
11、农林水支出安排15386万元。主要包括农业、林业、水利、扶贫等方面的支出。重点安排了阳曲县对口扶贫资金2500万元,现代农业建设发展1000万元,蔬菜生产基础建设1000万元。
12、交通运输支出安排4650万元。主要包括交通运输管理及道路修建、养护等方面的支出。重点安排了东山与乌金山公路连接工程850万元。
13、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安排1397万元。主要包括安全生产监管、经济和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支出。
14、商业服务业等支出安排470万元。主要包括供销联社经费及特困企业补助等方面的支出。
15、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安排229万元。主要包括国土资源管理、地震、气象等方面的支出。
16、粮油物资储备支出安排430万元。主要包括粮油事务方面的支出。
17、预备费安排2000万元。
18、其他支出安排10万元,为慈善会工作经费。
本年度盘活各单位存量资金2091万元,统筹用于城中村改造支出。
2016年结转一般公共预算资金55204万元,其中区级结转39619万元,上级专项转移支付结转15585万元(2017年计划统筹使用两年以上结转资金2709万元),待2017年预算年度开始后继续使用。
2017年上级提前下达专项转移支付10632万元,待2017年预算年度开始后使用。
综上,我区当年可用财力预计约为405883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2017年,我区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安排150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相应安排150万元,按规定用途使用。
2017年上级提前下达政府性基金专项转移支付40万元,待2017年预算年度开始后继续使用。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不作安排。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17年,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安排120195万元。其中,保险费收入76749万元,财政补贴收入41373万元(含上级转移支付)。支出预算安排104470万元,本年收支结余16040万元,年末滚存结余130433万元。
(五)转移支付情况
2017年共收到提前下达一般转移支付23120万元,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收入2822万元,企事业单位划转转移支付1578万元,固定数额转移支付收入4936万元,基层公检法司转移支付收入562万元,义务教育等转移支付收入3764万元,基本养老保险和低保等转移支付收入2967万元,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收入148万元,结算补助收入6313万元,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4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0632万元;政府性基金专项转移支付收入40万元。
(六)举借债务情况
2017年地方政府性债务1021万元。当年无新增举债情况。
(七)三公经费情况
经初步汇总,2017年区级行政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资金安排的“三公”经费预算为296万元,较上年减少72万元,下降19.57%。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未安排;公务接待费31万元,较上年减少23万元,下降42.59%;公务用车油修费265万元,下降16.4%。
根据《预算法》规定,预算年度开始后,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前,可安排下列支出:上年度结转支出;参照上年同期的预算支出数额安排必须支出的本年度部门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以及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性支出;法律规定必须履行支付义务的支出,以及用于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的支出。根据上述规定,截止2017年1月底我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18125万元。
四、2017年财政重点工作
为确保2017年预算任务的圆满完成,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依法组织财政收入。组织财政收入是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鉴于我区财政税收面临的巨大困难和挑战,新的一年财税部门要认真做好税收分析调研,重点对房地产、营业税等主要税种的收入执行情况及时进行深入分析研判。同时要更加注重与国税、地税部门的协调配合,强化征管,依法治税,努力做到应收尽收,保证各项财政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和全年收入预算的完成。
二是着力保障财政支出。收入压力剧增、各项事业资金需求不断加大的情况下,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统筹使用财政资金,全力保障改善民生,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和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重点保障基本民生支出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支出,以及省、市、区确定的重大战略、重大项目支出。同时要切实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督促做好项目实施准备工作,确保预算一经下达能够立即执行。加快支出进度,对审批手续完备的重点工程加快资金拨付进度,提高支出执行到位率,促进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同时加大对城中村改造建设资金监管力度,尽最大努力保证资金安全运行。
三是充分发挥财政监管作用,严格资金审批,查堵违规行为,用制度保证财政资金的合理规范使用。要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的绩效考评管理,尤其是城中村建设大额资金和涉农专项资金的使用监管,使专项资金切实用到刀刃上,发挥最佳经济与社会效益。
四是加强双创投入,着力推进小微企业创新创业,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流程优化、业态创新,积极提升我区产业发展水平,提升我区产业竞争力。利用好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深入领会PPP模式的精髓,全面把握改革形势,加快体制机制建设,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积极稳妥地做好PPP模式推广运用工作。
五是我区将结合省、市财政制度建设,完善部门预算编制水平,提高预算编制精细化、科学化水平。提前预算编制时间,2018年部门预算编制时间提前到6月份,超前谋划编制预算。实行“三上三下”编审程序。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建立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进度挂钩的机制,探索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实行中期财政预算管理。
2017年财政收支预算和财政管理目标任务异常艰巨,我们决心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与支持下,努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全面做好各项财政工作,用优异的成绩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大会秘书处 2017年2月22日印